您的位置:首页 > 曲靖新闻 > 教育培训 > 文章信息 RSS

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闯出改革发展新路

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 阅读次数:55121

简介: 几年来,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不等不靠,大胆改革,闯出一条前校后厂的办学新路子。目前,全校35000名身怀技能、适销对路的生源形成了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吸引着八方企业围绕学校投资建厂,一个前校后厂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业园区拔地而起,扛起了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几年来,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不等不靠,大胆改革,闯出一条前校后厂的办学新路子。目前,全校35000名身怀技能、适销对路的生源形成了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吸引着八方企业围绕学校投资建厂,一个前校后厂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工业园区拔地而起,扛起了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产教融合增后劲


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刘亚乔作为云南代表团成员在会上作交流发言,刘亚乔带来的管理经验、办学理念得到了国务院和教育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在得知麒麟职校招生规模大、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影响广,但校园拥挤分散的情况后,中央领导指示:以麒麟职校为主体,进行资源整合,建设一所前校后厂、专业融入企业的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省、市、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麒麟职校不等不靠,自我造血,踏上了厂校融合的探索之路……


2012年,按照教育部打造国家实训基地的要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收缩校点,整合资源,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麒麟区委、区政府“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的精神鼓舞下,快人一步、先人一拍,通过学校自筹、老校区市场开发、社会融资等渠道,投资20亿元建设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和职教工业园区。2013年,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0.6亿元的教学区投入使用,来自全国20个省份、全省16个州市的35000名学生进入新校区学习生活。目前,学校有教职工1200余人,开设了55个社会急需的专业,97%以上的学生有大中专学历证和中高级工资格证,98%的毕业生实现就业,成为了办学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国家级重点改革发展示范性中等专业学校,被教育部领导誉为“走向全国的一张职教名片”,扛起了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阳春三月,记者走进曲靖市麒麟职业技术学校,矗立在南盘江畔的新校区显得大气灵动。高大的教学楼、整洁的学生宿舍错落有致;宽敞的运动场地和假山喷泉增添了校园乐趣;热火朝天的职教工业园区建设预示着强大的产教融合发展后劲。


大胆改革结硕果


“所谓成功秘诀,其实就是4个字:大胆改革。”校长刘亚乔介绍,麒麟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善经营、质量高、有特色,与一系列的大胆改革密不可分。


专业建设科学化,体现了一个“广”字。麒麟职校现有的55个专业,都体现了专业设置瞄准市场,人才培养锁定需求,尤其是高铁服务、航空服务、护理、学前教育、汽修、数控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达到98%以上。航空服务专业已为东方航空公司、重庆机场、深圳机场输送了180名学生,高铁服务专业输送了480余名学生前往昆明铁路局、昆明地铁运营公司实习。


办学模式精深化,体现了一个“新”字。学校通过与云南开放大学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展中高职一体化的办学新模式,搭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使学生从“就业打工一路通”变为“升学就业一路通”,满足了中职学生高层次教育的要求。目前学校已有80%的中专学生报名进行专科层次的深造,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含金量”,成为全国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试验田”和示范点。同时,学校全面推行“一生多证制”的培养新模式,把各专业的教学要求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联系起来,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改变考试方法,把课堂考试改为现场操作考察,加强实作训练,确保学生学历证与专业技术资格证通过率达到97%。目前已向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高、中、初级技术工人。


招生政策人性化,体现了一个“新”字。出口畅,入口才旺,职业教育作为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就业效果佳,招生效果自然就好。为做好招生工作,学校首先做好学生的就业规划。因此,学生入学时,学校会根据自身特长对每个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建议学生依据自身条件科学选择专业。这一举措,深受学生及家长欢迎。


校内校外办学,体现了一个“合”字。由于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相配套,麒麟职校的毕业生深受合作企业的欢迎。近年来,先后有40余家企业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曾向省内几所大学招收了160名大学毕业生,为让这些学生在掌握专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具备操作技术能力,企业向麒麟职校伸出了合作之手,让这160名大学生再进行3年的职业技术培训。如今,这批大学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教师管理新颖化,体现了一个“严”字。为积极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学校全面推行以“工资总额包干”为主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竞争一岗,促使教职工由“要你干”变为“我要干”;推行绩效工资制,变“档案工资”为每月一变的“岗位工资”,强化考核。同时,在教师队伍中实施双师工程、高质工程、工匠工程,使80%的教师具备了教师资格和高级技工资格。通过一系列人事工资制度改革,打造出一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教职工队伍。


校企合一探新路


前校后厂是怎样的办学模式呢?校长刘亚乔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从而让校长变厂长、老师变师傅、学生变学徒、课堂变车间、作业变产品。“五变五结合,让我们的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学校之所以敢于投入巨资‘筑巢引凤’,源于我们有能力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劳动大军。”刘亚乔自信地说。


2012年,麒麟职业技术学校勇敢地踏上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探索之路,开始了前校后厂办学模式的新尝试。学校力图通过新的办学模式,使职业技术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走进华帝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设在学校教室内的生产车间,缝纫机的隆隆机声顿时充盈耳鼓,只见学生们分工协作紧张忙碌,大大小小的专业制衣设备有条不紊地飞速运转着。


“你看我们这间制衣车间是用闲置的教室改造的,为了能让学服装设计的学生较早地进行实践操作,我们在二期工厂还没建好的情况下,先将这家企业引入学校,免费为他们提供车间,他们则免费安装缝纫机等设备,并让已学完两年理论课的学生到厂里进行实际操作。”麒麟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副书记尹润山指着一间服装生产车间说:“能有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衣服的车间真的很不错,充分体现了学生就地实习、成果就地转化。”


顺着一排排的生产线往里走,只见一条条已完工的裤子正被捆绑、装袋,拿起一条仔细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些裤子出自学生之手。“年前我们就来这里先培训了3个多月,现在我们的产品都是计件,再加上老板发给的600元补贴,一个月可以挣2000元钱呢。”来自服装设计班32班的李克柳喜滋滋地说,“学校里建起了服装厂,我们不但能挣生活费还可以学技术,真是太棒了!”


前校后厂是指对口学校专业,依托企业的产业优势,引进生产流水线到学校的实训基地,实行教学结合,订单培养。作为回报,实训合格的产品归企业,学生毕业后定向到企业。这种办学模式既解决了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还为学校提供了教学实践基地,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也是今后职校发展的必然之路。


“我现在不止上理论课,还到厂里帮他们设计服装、指导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件产品。”服装设计与制作教师高琳告诉记者,她现在已经不止是一名老师了,更是学生们的师傅。在这里大家不止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还能赚到生活费,一举两得。


为让前校后厂这条新路铺得更宽阔,2012年学校投资20亿元,建设占地1200亩的麒麟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分两期,一期建设“前校”,二期建设“后厂”。目前,一期建设的“前校”教学区、科研区、生活区、办公区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道路、地下网管基础设施建设、主轴道路已基本完成施工任务,标准厂房、员工宿舍、餐厅、科技楼、保障性住房等正在进行建盖,预计今年6月投入使用。


来到二期建设现场,只见一片热火朝天、苦干实干的景象。“职教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后,我们计划每年再招生15000人,每年毕业15000名学生,也就是说每年可使曲靖市15%的青少年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刘亚乔骄傲地说。


据介绍,目前二期工程已引进华帝服装织造有限公司、三友服装有限公司、香港森仕集团、安徽新锦丰投资集团等9家企业,明年还将引进7家企业。预计企业入驻后用工达2万人,今年内总产值将达30亿元,3年内将达到60亿元。未来5年,该校将突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思路,以实现拉动产业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服务当地、带动周边的滇东最大职教产业园区为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21”工程目标,即3万学生、2万员工、100亿元产值的规模,真正实现“前校后厂”办学新模式。市委常委、麒麟区委书记傅学宾说:“学校的发展为麒麟区提供了技术人才的储备,推动了劳动力转移,二期“后厂”建成后,将成为新常态下工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辐射带动显成效


麒麟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模式,正应验了“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这句老话。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有所长的毕业生踏入职场后,通过自己的一技之长改变了本人甚至一家人的贫困面貌。2006年毕业于幼教专业的王爱平,可以称得上是学校的骄傲。她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幼教知识,从一所幼儿园老师、园长做起,逐步成长为昆明阳光幼教集团总监。目前,在她的主导下,该集团已拥有27所幼儿园。王爱平感慨地说,她来自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当年读书时,是老师们帮她凑学费才完成的学业。“我学到了一技之长,并通过不断努力,才有了今天的事业和幸福生活。我希望能够招收更多的师弟师妹到我们集团来工作!”王爱平对学校充满感激。


为让更多的校内外青年学有所长,麒麟职业技术学校始终坚持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竭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劳动技能型人才。3年前,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对全区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进行了技能普查,凡是没有一技之长的青年都组织到学校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有了改变贫困面貌的谋生技能。


“有了学有所长的劳动技能,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向前发展。东部企业人力资源匮乏,西部人力资源充足但学生不愿意走出去就业,因此我们学校通过引企进校、引校入企的合作形式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我们学校主动走出去,让企业走进来,方便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打工,同时辐射带动周边经济。”麒麟职业技术学校党委办公室主任严丁告诉记者,学校不仅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联合办学,还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学校联合办学,互聘专业教师、共享教学资源,目前已有32名学生赴韩国骊州大学留学深造,通过近两年的学习,不少学生回国后选择带领乡亲们改变家乡落后面貌。谈起学校和学生的辐射带动作用,校长刘亚乔算了一笔账:学校二期工程建成后,预计企业入驻后用工达2万人,一个人一个月平均工资能拿3500元左右,2万人一年的工资将有近10个亿,再将这10个亿平均计算到麒麟区的农民头上,那全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将从过去的14000元增加到17500元。


为帮助周边农村脱贫致富,起到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学校还结合本地发展实际,贴近三农办学,利用学校中央生物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一个专业挂靠一个乡镇、一个班级挂靠一个村委会、一个学生挂钩一户农户,把农业科技通过学生送到村村寨寨,让学生就地实习,让成果就地转化,以此辐射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向前发展。此外,在服务三农上,学校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万余人次,累计每年培训转移富余劳动力4万余人。


“去年,我家20多亩地全种了玫瑰,一亩地产4万枝到5万枝食用玫瑰,按市场最低价,一年至少能卖15万元左右。”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沙坝村委会村民朱所贵说:“刚开始种玫瑰时,由于不懂栽培技术,玫瑰苗干枯,损失惨重。后来,毕业于麒麟职业技术学校的刘双吉来到了村里指导我们种玫瑰。经过多次手把手的教学示范,现在我种出的玫瑰长势喜人。”正在田间地头忙活的刘双吉说:“在校期间,我读的专业是现代农艺,2009年毕业后来到沙坝村,根据村民种植技术的需求指导他们种植烤烟、蔬菜、食用玫瑰等农作物,我觉得自己没白学,所学技能有了用武之地。”


近年来,麒麟职业技术学校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越州镇种植烤烟、茨营乡养殖蚕桑、潇湘街道种植药材、沿江乡种植花卉等实际情况,开办烤烟、蚕桑、药材种植、花卉园艺等12个涉农专业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农业专业人才12000多人,组织400多名学生边学、边干、边创收。


分享到:
编辑:momy

热点推荐
月关注排行
教育培训
微信图片分享
年度关注排行